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文化遗迹


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岱岳区大汶口镇西南。东经117°5'15,北纬35°56'42。海拔97米。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距今64004500年之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河自东北向西南,把遗址分成南北两部分。遗址范围:东南达大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西北至大汶河北岸的卫驾庄南,东北靠近大汶口镇,西南部被大汶河淹没.遗址总面积82.5公顷。

大汶口遗址从发现至今,已进行了三次挖掘,共揭露面积7200平方米,发掘墓葬189座,古灰坑120余个,房址14座。三次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

19595月,在津沪铁路复线工程施工中,于大汶河南岸铁路东侧的堡头村西约100米处首先发现古文化遗址。挖土方的民工刨出一批陶器碎片和零碎遗物及一件完整的陶背壶。济南市文化局(当时泰安市属济南市管辖)接到报告后,派济南市博物馆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确认是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并将搜集到的标本交省文物管理处。

1959624,省文管处、济南市博物馆在中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协助下,正式开始首次发掘。泰安市、历城县的有关人员参加了发掘工作,至9月挖掘工作结束。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是一处集中的氏族公共墓地),还发掘出横穴式陶窑1座。墓葬集中分布在铁路以西,东北起汶河,南北长100米宽30米的范围内,发掘出墓葬104座,余则星散在周围,排列无一定次序。除编号为128号墓外,大多为东西向排列,人头部朝向东方。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14座有木质葬具痕迹。从保存较好的葬具木灰迹象观察,选用的材料一般为直径0.1米至0.5米的原木,且经过劈削加工。有木质葬具的墓葬结构可分为三种,一是只有顶,没有四壁和底,仅在墓坑口顶部搭放原木盖住尸体而已;二是有顶和四壁,无底;三是有顶有底有四壁,都用原木结构,可谓后世木棺的雏形。另外,18座墓葬有二层台,随葬品较集中。5座随葬品最多的大墓,拥有整个墓地随葬品数量的四分之一。随葬品多寡悬殊,说明贫富分化明显。早期的72座墓地近半数有猪头随葬。除少数墓葬外,大多数有早、中、晚三期的明确划分。葬俗有男女独葬、成年男女合葬、儿童单独葬几种;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也有侧身葬,个别的为俯身葬和屈肢葬。中、晚期墓葬出现年龄相仿的成年男女合葬,说明当时一夫一妻单独占有的婚姻制度已确立。典型的合葬墓,是一对成年男女和一个女孩合葬,男性在左,女性在右,女孩倚在成年女性右侧,男性左侧放置随葬品。墓葬人骨鉴定结果表明有拔牙和人工枕骨变形的习俗。死者随葬獐牙、獐牙钩形器及龟甲等,为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少见。

遗址首次发掘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主要有农业、纺织、渔猎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有石铲、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锤、石磨盘、石磨棒、蚌镰、骨镰等。渔猎工具有石矛、石网坠、骨矛、骨镖、骨镞、骨鱼钩。纺织缝纫工具有石陶质的纺轮、骨松形器、骨针、角锥、骨锥等。生活用具主要有陶制的、鼎、豆、壶(背壶)、罐、杯、尊、瓶、碗、钵、盆、盔形器、兽形提梁陶器、彩陶背壶、大镂孔豆、镂孔高柄杯等。装饰品有珍贵的碧玉铲、玉臂环、玉指环、透雕象牙梳、绿松石镶嵌象牙雕筒、可与现代钢针媲美的骨针等。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洁的白陶,有独特的猪形器、鸟形器。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还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文字日月山日火山。(见图)

大汶口墓地的第一次发掘,填补了我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期文化的空白。考古界将该遗址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第二次发掘亦属偶然。1974年,公路交通部门在大汶河铁路桥西300米处选定桥位建设公路桥。同年5月,桥北部第1座桥墩在遗址上挖土打基础时,泰山管理委员会文物干部偶然到此,发现大量破碎陶片和完整器物,文化层已明显暴露,便要求立即停工,并将情况报告省、地文化部门。省决定配合工程建设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发掘在北引桥基址长100米、宽80米的范围内进行。泰安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省博物馆发掘队主持发掘,泰安等8个地、市的文物工作者30余人参加,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也参加了现场发掘。916日,正式开始发掘,重点开了5×5的探方40个。11月底发掘结束,共揭露面积1000多平方米,出土遗物丰富,还发现一批居住遗址,主要包括3种类型的30多个灰坑和1座房基。大多数灰坑呈椭圆形,直径约3.4米。有的坑壁修得很平,坑底坚硬有活动面,灰坑底有柱子洞,洞底填青灰泥后夯实。还有的灰坑壁发现有石斧和木棒加工的痕迹。发现的房基亦呈椭圆型,有上下层居住面和一段残墙,中部有一圆型烧土面,此房基受后期遗址破坏已很不完整。发掘出的墓葬共31座,皆有红陶钵、石纺轮、石斧、骨锥、骨碹等遗物。这批墓葬早于1959年发掘的133座墓葬,其中有成人、儿童石椁墓各两座。此次发掘的上层墓葬中,有1座有生土二层台。遗址中还发现有一些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第二次发掘,使人们了解到大汶口遗址大汶河北岸部分的范围和文化地层堆积情况,发现了早于第一次发掘的墓葬和地层资料。

1978年进行第三次遗址发掘,为有计划的布方发掘,目的为在1974年抢救性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文化内涵的一些问题。发掘由省博物馆主持,泰安地区文物局参加。发掘分两次进行,19785-7月发掘探方20个,10-12月发掘探方十数个,揭露面积近1000平方米,清理墓葬24座,发现房基数处,灰坑若干和一批石、陶、骨、蚌、牙等遗物。

通过第二、三次发掘,使之对大汶口文化的认识更为清晰,从而搞清了遗址的地层关系。遗址地层厚为7米,从地面下深47米处为大汶口文化层,文化层厚23米。在文化层中发现了早于1959年发掘墓葬年代的遗址和遗物,为大汶口文化早期情况的研究提供了地层资料和实物资料,有力证明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墓葬一般在地面下4米~5米中,随葬陶器有鼎、豆、壶、钵、盆、觚型杯、陶罐等器物,有彩陶和光洁的红陶、黑皮陶。红陶和红褐陶为主要陶色。石器中有石铲、石锛、石凿,骨器有骨针、骨锥、骨碹等,石、骨器磨制光洁。此地层中还有15处居住遗址,近百处窖穴、灰坑。地下5米层中的房子平面呈瓢把形或桃形,地穴式,四周有柱洞,瓢把或桃尖处是门道,直径2米左右,地下第4米地层中的房子多呈方形,四周立柱,平地建筑2.5×2.5,为大汶口人早期居住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在遗址中还采集到一些木炭花粉孢子,从而为测定出大汶口早期遗址的绝对年代提供了条件。

自大汶口文化类型确立以后,全国各地又陆续发现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200多处,主要分布在我省汶、泗、沂、淄、潍流域地区。另外在鲁西平原东部边缘、江苏北部、皖东北、豫东地区、辽东半岛等处亦有发现。年代约始自公元前4300年至前2500年左右。大汶口遗址与境内及其他地区的典型龙山文化遗址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大汶口遗址,地下遗存非常丰富,现已出土文物万余件。这些被发掘的墓葬和石、陶、玉、骨器物等随葬品,对研究原始社会的私有制产生、阶级的萌发等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遗址挖掘工作结束后,所出土器物全部运往济南市博物馆和山东省博物馆,部分器物(如具有典型意义的彩陶豆)提调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

   1977年,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22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在汶河北岸、京沪铁路旁的大汶口遗址中心地树立了大汶口遗址标志碑一块。1993年,市、区、镇建立大汶口遗址博物馆筹建处。2001年,兴建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面积981.75平方米,其中石器馆、骨器馆60平方米,陶器馆60平方米,复原房址40平方米,复原墓葬20平方米。博物馆藏展品:石器66件,其中仿品42件,真品24件;陶器78件,其中艺术品50件,大汶口文化时期4件,汉代24件,残片3件,骨器仿品37件,猛马化石1件。大汶口遗址博物馆现有工作人员4人。遗址保护工作良好。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泰安招商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泰安市经济合作局(泰安市贸促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09465号 技术支持:金潮公司

如您对本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
请与我们联系:Tel:0538-8286159
Email:tzfwk@ccpitta.org